“感谢何法官,是你疏通了横亘在我们心头的怨气。”
“感谢何法官,让我们感受到了司法的温度,也让搁浅的项目起死回生。”近日,石鼓区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一起历时近三年多的“招商引资+土地争议+搬迁争议”交织复杂的疑难案件,让濒临流产的项目重新焕发出生机,以司法的温度守护了法治化营商环境,双方当事人都向承办人何小彦法官发来感谢信息。
原来,广州某公司于2012年经招商引资来石鼓区投资,租用某村民小组土地300余亩,计划发展乡村旅游项目,但因资金问题和土地征收等原因,项目一直搁浅。2021年,广州某公司向法院提起诉讼,请求退还土地承包金、村民搬迁安置费等费用。后因疫情原因,原告撤回起诉。2022年,广州某公司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,因村民小组已经改组,被告不适格,被驳回起诉。2024年,该公司第三次向法院起诉,某村民小组提出反诉,要求原告交纳拖欠的土地承包金。
案件到了承办法官何小彦手里,看着繁杂的法律关系和原告3次请求法院赴市自然资源局调取的堆积如山的证据,他觉得不能简单一判了之。法院的判决,判得是公正,但更是人心。在先后4次开庭交换证据的基础上,为查明事实,何小彦7次去现地堪察,察看案涉土地情况,研究双方争议焦点,走访附近村民,了解案涉项目进展。近百次通过微信、电话等方式向当事人双方阐明案涉土地附近发展动向,解读优化营商环境政策,引导双方当事人“生意有和才有利”。背靠背沟通换来双方当事人的信任,都对项目重新启动抱有信心。终于,在第5次开庭时,双方当事人均当庭表示撤诉,握手言和,再次磋商土地承包合同,探讨项目启动事宜。
水深则鱼悦,城强则贾兴。今年以来,石鼓法院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司法为民的重要抓手,在每一起涉企纠纷中践行“以和为贵”理念,打通了一系列营商环境路上的痛点和堵点。
“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、水和空气,对经营主体不可或缺。能够为守护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做出一丁点贡献,就是对我们工作最大的肯定。”石鼓法院副院长王勇如是说。